建设一个流程合理、功能全面的HRP医院管理系统,能够帮助医院最大程度发挥资源效能,提升医院HIS系统的管理功能,通过业财融合实现一体化预算管理、成本管理、绩效管理等等,让科室运营助理、PDCA管理、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在医院运营管理实践中成为可能。
1分钟,帮您梳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~
港股上市的医疗集团,如何领跑高端妇儿医疗领域?
“三博”品牌于2003年由国内知名神经医学专家栾国明、于春江、石祥恩及资深医疗管理专家张阳等人创建,经过十八年发展,目前在北京、重庆、河南等地有多家已运营及正在筹建的医院。 作为严肃医疗领域神经外科专科的翘楚,三博脑科医疗集团与高品质现代医院的信息化领跑者康博嘉合作,标志着社会资本办专科医疗机构与医疗信息化建设方的“强强联手”。
以信息技术赋能精准微创领域,智汇未来运营与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
在医疗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电子病历早已成为医疗机构日常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随着数据泄露事件频发,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迫在眉睫。6月30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中医药局、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对电子病历的规范管理、权限控制、数据安全等提出更严格要求。这是继2017年《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(行)》后,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政策。以下是新规的六大核心要点,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看!
在医疗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电子病历早已成为医疗机构日常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随着数据泄露事件频发,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迫在眉睫。6月30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中医药局、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对电子病历的规范管理、权限控制、数据安全等提出更严格要求。这是继2017年《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(行)》后,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政策。以下是新规的六大核心要点,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看!
医疗安全,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,容不得半点马虎!近日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中医药局、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《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整治行动方案》,一场为期一年,覆盖全国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大考正式拉开帷幕,剑指医疗行业现存的诸多 “顽疾”!
2025年6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2022、2023年度全国二级公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》,让3607家二级公立医院(不含中医类)的“国考”成绩公之于众。作为分级诊疗体系中的“中坚力量”,二级公立医院在此次考核中展现出了诸多亮点,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2025年6月3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《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情况监测指标(2025年版)》,35项量化指标犹如精准“手术刀”,直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关键,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指明方向。今天,我们就结合文件内容和行业实践,给大家总结出了5大关键点,便于医疗机构落实核心制度。
2025年5月9日,湖南省东安县医疗保障局通报了全省首个医保“驾照式记分”案例:东安仁爱医院责任护士宾某某因数字化摄影(DR)超标准收费,被记7分。这一事件看似普通,却标志着我国医保基金监管正式迈入“精准到人”的新阶段。从机构到个人,从模糊追责到量化扣分,这场改革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监管逻辑?医疗机构又该如何应对这场“大考”?
在医疗保障成为民生关注焦点的当下,每一分医保基金都关乎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。2025年5月16日,河北省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《关于开展2025年医疗保障金省级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》,一场旨在守护群众“救命钱”的“地毯式”检查在全省范围内拉开帷幕。此次检查以“四不两直”的硬核方式推进,剑指骗保、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,全面覆盖所有统筹区、定点医药机构、参保人及医保经办机构,力度之大、范围之广备受瞩目。
2025年5月9日,财政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《关于下达2025年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》,两笔总额达360亿元的专项资金全面落地。这笔资金既是医疗改革的"强心剂",更是未来三年我国医疗体系建设的"路线图"。本文通过政策文本与地方实践,深度解读2025年医疗机构建设的五大核心方向。
当一家家民营医院摘下医保招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博弈,更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深层阵痛。
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可谓是给中医诊所打了一剂 “强心针”。这份意见从多个维度为中医诊所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,每一项内容都与中医诊所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。
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